
在上个月刚刚结束
的G20杭州峰会上,
G20国宴所使用的三套
各具特色的瓷器--《西湖韵》、《国
色天香》和《繁华盛世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,并受到了国内外嘉宾的一致赞许。在这三套瓷器背后,再次显现出“浙江制造”的身影。
这三套瓷器的制造
商“楠宋瓷业”就坐落在杭州余杭
塘栖古镇,公司始建立于2003年。随着国外市场
的认可度提升,“楠宋”被认定为余杭区知
名商号,“楠宋”旗下的“千峰翠”牌日用陶瓷已被认
定为余杭区名牌产品。
一年800多万件 “千峰翠牌” 现代化规模化生产
层层把关、严格筛
选,一件陶瓷产品的制成要经过70道工序。“千峰翠”产品在配方上采用
和参考了越窑青瓷的技术,具有骨质瓷的薄度和通透度。同时所有器型采用加强边,具备特强瓷的坚硬度,釉面光亮,色差小,白度高。
记者在工厂看到,
现代化的烧制设备早已取代了传统的烧制设备。“我们的机器每年只
集中安排几天时间做维修,其他时间都是不停止工作的,” 楠宋瓷业总经理郑
一利告诉记者,他们的日用瓷烧制温度非常高,要经过隧道窑一千三百多度的烧制,才能成就一件产品。“我们最怕突然停电
,一旦突然停电,整个窑炉里的‘气氛’和‘烧成曲线’就会突然变化,半
个月都不一定恢复得过来。”
现代化、自动化的
生产最讲求的就是规模效益,但是讲究效益的同时也要精益求精。“楠宋”在瓷器的生产上已
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流程。今年参加G20峰会的三套瓷器,
都是经过模具制作、成型、粘接、砂洗坯、烧制和加彩六大步骤。在烧制过程中,成品可能只有20%-30%的合格率。因此,
成品都可谓是精品。
避免同质化
青年团队打造独特
路线
同质化是瓷器行业
一直存在的问题,。如果没有核心设计,产品就容易滞销。郑一利告诉记者,“楠宋”在成立之初也曾一
度模仿,后来随着经营方式和理念的改变,公司逐步组建了自己的设计团队,聘请两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为设计顾问,并每年为团队更新“新鲜血液”。目前,整个设计
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7岁。
“在设计方面,我们
要大胆创新,努力吸收国际设计理念。”郑一利告诉记者,
在与酒店的合作中,酒店行业发展的速度和对时尚的需求,远远超过瓷器行业。因此,“楠宋”在新产品上的研发
速度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。虽然在追赶潮流上还需要不断进步,但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前进的动力。
发挥G20红利 将瓷器推向世界
如今,“楠宋”不仅是国内的行业
领先者,更是将业务成功扩展到全世界。在对外出口中,“楠宋”采用了“自主品牌+对外贴牌”模式。在给国外客
户贴牌当中,楠宋瓷业贴牌的企业都是一些国际品牌,如瑞士雀巢公司。据介绍,“楠宋”已经连续8年与瑞士雀巢进行
合作。目前,“楠宋”每年出口的产品数
量约在200-300万件,大多销往瑞
士、瑞典、德国、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和日本。
点赞浙江制造
:楠宋瓷器如何站上
G20国宴舞台
在刚刚过去的十一
期间,尽管公司一直加班加点赶进度,但产品依然供不应求。G20峰会期间,在国宴
上的精彩亮相让三套瓷器名扬中外。从9月7日预售到十一长假
结束的短短几天里,销量已突破500套,其中有不少订
单来自澳大利亚、英国等海外客户。郑一利说:“得到了G20效应的烘托,我们
还要坚定地创作、创新和创造。”